环保新闻 |
环保新闻 环保的社会何时到来?环保的社会何时到来? 转载自网络
避免重蹈欧美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,中国学界很早就不断这样呼吁,政府也不能说不重视,没做努力。但这个覆辙中国还是掉了进去。政府当然逃脱不了责任,但更根本的原因,大概还是污染里面包含了全社会各种各样的利益。在环保这个总利益面前,要求那些具体利益做部分消减和退让并不是件容易事。 污染的社会利益构成包括越来越多的人要开车,提高空调和取暖的质量,人均住房面积要更多,城市用电总量更需逐年增加等等。此外消极对待环保标准往往是企业的“天性”,舆论的环保呼声虽高,但无论是让个人还是企业“从我做起”,迄今都缺少积极和自觉。 很多人还是没有真的认为保卫蓝天比让他多开车、住大房、多挣钱更重要。人们的环保诉求是否高到了可以整合成坚定的社会和经济政策,尚需未来的验证。迄今为止,不仅各地官员重视GDP,各地民众也在通过各种诉求鼓励官员们那样做。 中国民间的环保觉醒需要进一步发酵和扩大,直到对官员形成排第一位并且持久的压力。这种觉醒还需对民众克制各种能源消费带来实际推动。中国人要求环保不能是一时冲动,也不能是就事论事的,让别人打头阵自己“临阵脱逃”的。 只要环保真的成为中国社会的头等意志,它就一定能转化成政府的行动,并进一步变成全社会的行动。问题是,这个意志已经是真实的了吗? 但这个问题不能这样问。即使环境污染再严重,社会成员在环保触及其个体其他利益时,也会表现出惰性。政府不能坐视社会环保利益同其他利益的厮打,等待前者战胜后者的转折点。政府必须主动引导公众对各种利益孰轻孰重的再认识,促成社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政府不能随波逐流。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制定,逐渐促成推动环保的市场力量和道德力量。市场力量尤其重要,因为没有一种道德能够在与市场对立的情况下形成真正强制力。中国的环保之所以迄今在很大程度上是放空炮,就是因为它一直是舆论呼声和行政命令,它没有转化成市场利益,没有同社会的其他利益成为相互促进关系。 环保的经济本质是增加成本和减少浪费。当很多人愿意花额外钱购买口罩、空气净化器以及净水器的时候,让人们把钱花在用更干净的汽油,购买稍微加了价的各种环保产品,只要它们真能带来更好的环境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政府的政策制定应坚定树立这个方向。 为了廉政的反对浪费很快获得成果,原因之一是严厉的处罚预期做了保障。如果民间有损环保的浪费会对应一定的利益损失,节约经过引导就有可能扩大成全民运动。环保的市场力量和道德力量就会最终合为一体。 改善中国大城市空气质量当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,但转折点现在就应到来。这个转折点首先是对社会真实决心的打造。政府应带头下这个决心,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把它向全民扩散。我们再不能三心二意了。 相关信息 |